2015年7月13日 星期一

2015大溪田野學校招生中!!



招生簡章
   大溪兩百餘年來的發展,可以從老城區裡的產業發展、生活風俗、祭祀習俗、飲食習慣、空間軌跡及老文物上看見不同時代意義,為了發掘大溪豐富的生活文化故事,大溪田野學校將招募種籽調查員,通過培訓與工作坊來盤整田野資源,讓豐富的常民文化資源轉換為可視性策展,推廣大溪生活與生態博物館的理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導單位: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桃園市政府   主辦單位:桃園市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
執行單位:桃園市大溪文化協會             協辦單位:至善高級中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        招生時間:1047月20日截止報名。
二、        課程時間:
第一階段田野技巧:723日至924日每周四(必修課程)
第二階段田野紀錄拍攝:9-11(選修課程與至善高中學生團隊合作)
三、        招生對象:對發掘大溪田野故事、生活習俗及文化有興趣之15歲以上民眾。
四、        招生名額:上限20人,採審核制(依動機與參與度能參與第二階段者優先錄取),故請完整填寫報名表。
五、        報名須知:
(一)   報名簡章請上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網站下載。
(二)   請於104718日前繳交報名表,請將報名表送至草店尾小客廳(大溪區草店尾一橫巷3號)或桃園市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行政中心(大溪區普濟路35號),電子檔報名請寄至ds3880938@gmail.com(將於寄出後一日內回信確認始報名成功)。
(三)   全程免費,但需繳納保證金1000元,學生500元(請附學生證影本)。
(四)   報名成功後,須經過篩選後,於720日通知是否錄取,錄取名單將公告於博物館FB及網頁。
(五)   課程出席率達80%者除退回保證金,並由桃園市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頒發第一期大溪田野學校結業證書。




六、        課程特色:
(一)    透過工作坊式的課程設計,並融和多元的觀點與文化空間的開展,打開感官、觀點與思考,經由開放式的討論工作坊,來豐富大溪文化的多樣性。
(二)    田野學校亦提供技術上的課程,以協助學習挖掘在地故事的技巧,如採訪、撰稿、地圖繪製、影像紀錄等。
(三)    課程以專題導向方式規劃,在最後,以影片呈現在地挖掘餐桌故事,並且舉辦成果發表會呈現活動過程作品與「大溪小鎮」成果影片。

七、        課程架構

      本課程分為三個階段,就課程討論深度與操作模式分為:


八、        課程介紹:
█第一階段培訓(必修)   班主任:黃慧勤
時間
課程主題
課程內容
師資
操作方式
地點
07/23(四)中午
11:00-15:00
從吃認識大溪
透過“吃”一同來挖掘在地文化。
林昕
1.      相見歡
2.      田野經驗分享
源古本舖
07/30(四)下午
13:30-16:30
從地方書寫到故事行銷
*課前準備:兩張照片(用餐場景)
網路世代風潮下,我們如何整合地方生活的觀察、書寫和行銷技巧,開發地方故事,透過網路平台的經營,縮短城鄉距離並引入人潮。
陳冠蓉
1.      講座分享
2.      工作坊
3.      田野小組討論
草店尾小客廳
08/06(四)下午
13:30-16:30
青農在大溪
年輕世代的大溪農夫,在生命裡的追尋,談“農“不只是產業,更是活生生的生活文化
邱榮漢林昕
1.      講座分享
2.      工作坊
3.      田野小組討論
草店尾小客廳
08/13(四)下午
13:30-16:30
大溪生活草藥學
*課前準備:蒐集早期大溪人生活中應用草藥的方式
草藥植物曾是山城大溪重要的生活元素,一起來尋找目前還存在的生活草藥學。

張清進林昕
1.      講座分享
2.      實地考察辨識與紀錄
3.      田野小組討論
草店尾小客廳、古道、中正公園
08/27(四)上午
9:00-13:00
大溪小鎮的菜籃故事
*課前準備:我們家會在菜市場買什麼東西
從一只菜籃開始,來走看大溪的食衣住行如何在小鎮空間裡發生?而文化就從這一個個菜藍的故事被堆疊起來
吳麗春
1.      課前準備分享
2.      遊戲與工作坊
3.      田野小組討論
草店尾小客廳、大溪菜市場
09/03(四)下午
13:30-16:30
飲食文化與時令節氣的秘密
*課前準備:家裡拜拜準備什麼菜
為什麼端午節吃瓜吃茄子?飲食文化與時令時節密不可分,一同來挖掘有趣的傳統風俗
吳麗春
1.      課前準備分享
2.      工作坊
3.      田野小組討論
草店尾小客廳
09/10(四)下午
13:30-16:30
餐桌的故事
*課前準備:我家的拿手菜
從你的、我的、他的家常菜中發現各家族的餐桌故事
吳麗春
1.      課前準備分享
2.      工作坊
3.      田野小組討論
草店尾小客廳
09/24(四)下午
13:30-16:30
如何用影像來說田野故事
整合紀錄之田野資料,轉為故事藍本與分鏡表
李欣潔
1.      故事工作坊
2.      分鏡表工作坊
草店尾小客廳

第二階段培訓(選修)-影像紀錄實作   班主任:李宗俊、李欣潔
9-11
劇本分鏡、影像紀錄、剪輯、展現

與至善高中影視科學生合作拍攝田野影像紀錄。
李欣潔
成果展示於11月成果展
█成果展暨結業式  
暫訂11/7
成果展暨結業式
1.      成果展開幕茶會
2.      證書頒發
3.      田野資源策展成果展示
成果展示場地訂於中山路36(老屋創意基地)



九、        講師介紹
林昕
林昕老師是長年關心大溪社造的文化學者,自曾梓峰教授的保存運動到2007年後的多項社造計畫,她都參與其中或擔任協力角色,也因此她對大溪的在地生活、社群組織與文化發展具有一定的熟悉度與掌握度。在此條件下,林昕老師作為田野學校之工作坊陪伴角色,相對能夠在對話過程中給予居民在地觀點之刺激,或是掌握在地人發言討論之節奏。
陳冠蓉

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碩士、教育輔系,輔仁大學中國文學博士,現任明志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兼任講師。研究領域包括先秦禮儀與通識教育,近年主要開設「傳統禮儀和庶民文化」、「古代民間生活藝術的智慧」、「生命敘事中的自我療癒」及「地方書寫與故事行銷」等課程,以「敘說」為基礎,融入創意思考、關注在地文化,並持續發表相關教學論文。擁有豐富講座、工作坊籌辦與計畫案執行經驗的陳老師,將針對今年主題,配合學員對象設計實作活動,由生活空間觀察的圖文書寫切入,分享故事行銷和網路平台經營策略,說明如何透過地方書寫參與社區發展,提升整體價值,建立品牌特色。    
邱榮漢
屏科大農業休閒經營學士,台南藝術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曾參與土溝農村的社區營造,後返鄉回大溪從事有機種植並成立「和作農社」、推廣農文化理念。
受過相關專業訓練且對農文化有想法與堅持的榮漢,能夠以「農」的角度看見菜販、食材、農業器具背後那更豐富的文化分類。換言之,在地農的角度將讓我們看見另一面的飲食生活面貌。
張清進
長年研究藥草植物與養生料理的張老師,能夠隨口道出各種藥草植物,而其中,不少植物的取得並非遙不可及,反之,它們總是生長在我們的生活四周(如公園,后尾巷)。這些在地容易取得的植物(如月桃、雷公根)是古早常民飲食或醫療生活的一部分,因為他們「就長在你家附近」。
以「生活周遭取材」的角度出發,張老師可讓我們用很不同的角度看待自己的生活空間,同時了解到古人的飲食生活智慧。
吳麗春
長年在農業、園藝與食農領域中耕耘,也透過自己的筆進行繪畫與寫作。於〈桃園區農業專訊〉有多篇關於農業領域、有機種植、植栽、食材與飲食文化等研究撰文。
李欣潔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電影學系導演,現任至善高中教務主任,
每年帶領至善高才藝升學班學生製作畢業電影,2014年以環島方式製作「夢,其實不遠」等五部微電影,2015年浦完成「雲遊四High」系列為電影,豐富學生高中經驗,讓學生的青春不留白!


十、        課程成果展現
A.大溪人文食譜:
1.     材料:食材的產地來源,適合的季節,節慶桌上的食物。
2.     做法:大溪人的口味,器具與味道的呈現。
3.     廚具:大溪人的傳統廚具,餐桌的來源、大小、造型與家族生活的關係。


B.學員手冊-大溪人餐桌故事:
1.       家戶的餐桌空間與記憶情景。
課程內容與筆記呈現。














C.大溪小鎮場景故事:
影片故事呈現方式,至善高中融合正式課程,由老師帶領參與9月份餐桌的場景調查與影片紀錄,融入年輕人的創意與戲劇的課程展現大溪小鎮故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